三国杀 > 三国杀新闻 >

热爱典故三国典籍简介 三国杀迷的福利

[复制链接]
[加入收藏] [跟贴评论] 发布时间:2012-09-03 11:38 来源:52pk整理 作者:

常说三国杀须依从典故,本短文就为一些三国故事入门的朋友科普一下有关三国典故的各类书籍。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内容其实基本都可以在百度百科找到,而且更详细,如有朋友喜欢自力更生就请跳过,以免像评论《武将列传》一样,说是百度百科都有,何必出此书?我心里暗笑:“不出此书你自己也不一定会去查百科,毕竟现在肯坐下看一大段文字的人实在太少了(所以微博才会兴盛)”这扯远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记载三国典故的各路人马吧!

一、《三国演义

三国的故事之所以能在中国家喻户晓,以仅仅其100年的历史就成为上下五千年各段历史精彩和知名程度之冠的原因,在于《三国演义》一书,三国杀所依从的典故也是以此书为基础。《三国演义》我就不在这里多介绍了,大家都知道的,四大名著之一,罗贯中搜罗了众多三国正史野史平话等,加上自己虚构的故事,以高深的笔力绘织出一幅大型的三国画卷。《三国演义》的文学造诣很高,其“六起六结”、处处首尾呼应的文学结构令人叹为观止,至于对三国时代的宣传,演义的作用更是起了主导地位的。

对于《三国演义》,实在不必再多说,大家都很熟悉,这里只提一点,就是所谓褒刘贬曹的思想,其实在罗贯中原本的《三国演义》中虽然存在,但并不明显,还有,五虎将的顺序是关张马黄赵,与《三国志》的传的顺序完全相同。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通行的《三国演义》并不是罗贯中的原本,而是清朝毛宗岗修订后的毛本。毛本对原本的一些小情节都有所修订,比如孙夫人的结局等,赵云的地位由第五提到第三,至于褒刘贬曹的思想,也是在毛本才完全定型的。

二、《三国志》

现在我们回过头,向上追溯源头,先看看三国典故的权威——《三国志》。《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初年,也就是三国刚刚结束之后不久,作者是陈寿,蜀汉的降臣。《三国志》位列24正史,既已被列入正史,确实是具备一定的权威性。我们不可能说《三国志》里面的东西都是真的,但这是个参照物,如果这个东西都被否定,就没有研究历史的必要了。

《三国志》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我们先来看看缺点。

1,文笔:文笔方面总体水平来说,也算是很高的,但比起《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则大有不如。清朝的李慈铭说过:“承祚固称良史,然其意务简洁,故裁制有余,文采不足,当时人物,不减秦汉之际,乃子长《史记》,声色百倍,承祚此书,暗然无华,范蔚宗《后汉书》较为胜矣。”这个是批评的相当公允的,其认为《三国志》的文笔方面不但比不上《史记》,也比不上范晔的《后汉书》。对于这点,作为一个深爱三国人物的我来说,也是深以为恨。对于一个喜欢三国的人来说,自然会认为三国人物和故事,比起春秋战国,或者说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来得精彩,因为三国时代短,出现精彩的人物和故事的频率和集中度实在太高了,但再一看《史记》和《三国志》,情况是刚好相反过来的。

2,制裁有余。这一点和第一点是同一个原因产生的两个结果。诚然,陈寿对于史料的取舍是非常严谨,这点是《三国志》的优点,但却使得后世可以研究的史料大大减少。因为陈寿所弃的史料未必就一定是假,只是当时陈寿没有证据支持而已。这还不止,在王沈(王沉)的《魏书》和鱼豢的《魏略》被认为选录过多的文章、奏书等被陈寿删了不少。虽然《史通》对这种删除表示赞成,但也同时造成同期史料大量损失。虽然陈寿写书自然不会想到《魏书》和《魏略》会散失,也不知道自己那本作品才是幸存者,而且散失也与他无关,他只须顾及自己那本《三国志》“简约爽洁”即可,客观上却造成了后世可供参考的三国资料少了一大截。

3,正统问题。

这个问题争论最多,曹刘一生之争也在于此(孙吴靠边站,嘿嘿)。甚至有人以此确定陈寿的对魏和蜀汉的偏向,这显然不太对。陈寿以魏为正统,原因仅在于晋是由魏禅让的,否定魏即是否定晋。所以,魏有本纪,而吴蜀无,对曹操用尊称,对诸葛亮北伐称“入寇”,这个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对于曹丕登基所用篇幅甚短,许多符瑞之书都没有录入,而刘备登基则大书特书,陈寿就是用这种方法委婉表达自己的偏向。

4,曲笔维护。

(1)对于司马氏的曲笔,无可厚非,时势所逼。但对于曹魏,仅因为晋是受禅于魏,就对其大量的夸胜讳败,虽然写出来同样有性命之忧,但对比起司马迁的秉笔直书,实在相去较远。

(2)对于传主维护,其缺点又在他传出现。这使得我们了解一个人物,还不能从一个传去了解。当时的笔法大概如此,但后人看着实在别扭。比如关羽被乐进击走、被满宠烧船都没在关羽传记载,董昭想睡苏则的膝却被苏则嫌弃也只能在苏则传记载,张嗔于阵前倒戈所担的责任更在同书三传各有不同的看法。

5,索米写传、私撼诸葛

这两件事都已经被历代前辈罗列证据否定了。陈寿于此实在无辜。但我见到贴吧还有许多人指责陈寿时是用此二事为据,根本连看书都没看齐,实在不应该。另外,陈寿的父亲不是陈式,这点必须辟谣。这两件事,子虚乌有,这里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百度。

6,史料缺失

魏吴都有官修史书(详见下文),陈寿有的是材料,所以魏吴的人物篇幅都很长。蜀汉就惨了,没有官修史书。陈寿自己搜集,自然先天不足,所幸陈本身就是蜀汉人,他老师又是搞这行的谯周,不过最终蜀汉的卷数、篇幅都比魏吴少得多,这当然和蜀汉人才少有关,但上述原因也是存在的。至于群雄,情况更坏,因为群雄还都是三国的敌人,除了几位君主,其将领、谋士一无是传。但是,陈寿搜集这些史料就这么难吗?难道连王粲的《英雄记》也见不到(这个详见后文)?说到底,还是因为陈寿选史谨慎的缘故,这个从来都是双刃剑。

7,规格缺失

对历史学稍有关注的朋友可能会知道,作为一部纪传体史书,其规格包含本纪、列传(史记还对重要人物增加了世家)、表、书、志等。其中,本纪、世家、列传实际都是人物传记(本纪有点编年体的意味),而书和志则是对当时的各种制度、以及地理河川的介绍。可能是因为陈寿没能搜集到更多史料,《三国志》是没有书和志的。这也是24正史中少有的。致使现在想了解下三国的职位变迁、行政区域划分都要由前边的《后汉书》和后边的《晋书》推敲,难度加大。

至于《三国志》的优点,首先是简洁(程度方面算是正史之首了),虽然我不觉得这是优点……,另外,由于陈寿取材谨慎,使得《三国志》的内容,除了对司马氏、曹氏的曲笔之外,其余基本是可信的,可信程度可谓众三国典籍之首,为后世研究三国历史立了一个参照物,就这一个优点,已经使其覆盖了其他所有的缺点了。